历史故事:女皇武则天将篡李唐 他却当了替罪羊!
武则天篡夺李唐江山,其实早有预言。唐代贞观年间,长安民间流传一本名为《秘记》的书,书中记载了一则关于武则天篡唐的预言:“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一预言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许多人都在暗中猜测其含义。然而,真正让这一预言变得不可忽视的是李淳风的天象占卜。
唐朝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六月初,长安城上空出现了一种罕见的天象――“太白屡昼见”。这种天象在古代被视为不祥之兆,预示着国家将有大变。时任太史令的李淳风根据这一天象进行了占卜,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帝传三世,武代李兴”。
这一结论与《秘记》所载的预言不谋而合,李世民深感不安,立刻召见李淳风进行秘谈。
李世民问:“《秘记》所云,信有之乎?”李淳风回答道:“臣仰稽天象,俯察历数,其人已在陛下宫中,为亲属,自今不过三十年,当王天下,杀唐子孙殆尽,其兆既成矣。”李世民听罢,眉头紧皱,随即问道:“疑似者尽杀之,何如?”李淳风沉思片刻,回答道:“天之所命,人不能违也。王者不死,徒多杀无辜。
且自今以往三十年,其人已老,庶几颇有慈心,为祸或浅。今借使得而杀之,天或生壮者肆其怨毒,恐陛下子孙,无遗类矣。”李世民觉得李淳风说的道理,于是打消了“疑似者尽杀之”的念头。
尽管如此,李世民仍然心存疑虑,他希望能为后世铲除后患。然而,“武代李兴”是一个模糊的预言,谁也不知道“武”究竟代表什么。姓氏、名字、地名、封号、武官等等都有可能。如果“疑似者尽杀之”,不知道要杀多少人。李世民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每次想到这件事,心中便感到无比烦闷。
有一天,李世民忽然灵机一动,心想:“‘武代李兴’是不是将来有武将造反呢?”于是,他传旨在宫中宴请武将,以便在宴席之上察言观色。武将们纷纷到场,李世民提出了一个酒令,要求每个人报出自己的乳名。
席间的武将之中,有一个名叫李君羡的人。此人初为瓦岗寨李密的下属,后率部属归附李渊,被授予轻车都尉。随后,他又追随李世民左右,先后担任马军副总管、左卫府中郎将。在大败突厥军后,他还朝,改任左武侯中郎将,封武连县公,驻守在太极宫玄武门。
轮到李君羡报乳名时,他说道:“末将乳名五娘子。”李世民一听,顿时大吃一惊,随即问道:“你既为女子,为何如此雄健勇猛?”李君羡一时语塞,只好罚酒一杯。
宴会结束后,李世民越想越觉得李君羡可疑。李君羡官拜“左武侯中郎将”,封号是“武连县公”,属县是“武安县”,全都有个“武”字。他的乳名又叫“五娘子”,还是李世民的身边之人,这一切都与“武代李兴”的预言完全相符。于是,李世民决定将李君羡外放华州刺史,以防他在京城作乱。
李君羡到华州后,与一位修炼“辟谷术”的布衣员道信关系甚好,两人经常私聊。这一情况被御史得知后,立即弹劾李君羡与妖人勾结,图谋不轨。李世民听后,二话没说,依御史之言定罪,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六月十三日,将李君羡处斩,并抄没其全家。
李君羡的悲剧,不仅是个人命运的不幸,更是李世民心存疑虑的结果。尽管李世民最终没有采取大规模的屠杀行动,但他对潜在威胁的警惕和防范,依然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李君羡成了这场政治风波中的替罪羊,而武则天的崛起,也在这场风波中埋下了伏笔。
武则天最终篡夺了李唐江山,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但她的成功背后,却隐藏着无数像李君羡这样的牺牲者。这些牺牲者的命运,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提醒着后人,权力的争夺往往伴随着残酷的代价。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您可以在西柚教育搜索咨询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