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做家务不是一个难题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让孩子参与家务
引言
无论年龄多小,孩子都会表现出很强的意愿去帮助别人,以显示自己是有用的。当孩子已经能够熟练地走路并能在走的同时拿东西时,家长应该考虑请孩子帮助做家务了。然而,在让孩子参与家务时,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 注意成人与孩子在道德观上的差别
大人和孩子在对同一事情的道德观念上有很大区别,他们在这方面的差异比在智力上的差异还要大得多。然而,当我们对孩子提出要求时,我们往往只意识到智力方面的差别,很少注意到道德观念方面的不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无论我们大人的影响有多大,他们对于某些事物的态度都会逐渐产生变化。因此,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那些确实需要我们直接影响的方面,而不在其他方面浪费精力。一个生活在父母都很有责任心的家庭里的孩子,会在6~12岁之间开始慢慢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人。这一点毋庸置疑。很多家长还误以为那是自己的“教育”很成功,事实上是他们对待责任的态度影响了孩子,和他们的说教毫无关系。
2. 家务难度控制
一个很小的孩子已经完全可以意识到出色完成一项任务给他带来的满足感,他可以深深体会到自己很重要的那种荣耀感。孩子很愿意加入大人的工作,帮忙做做饭或是浇浇花,他们需要这种和大人相处的关系,需要这种共同工作的经历。然而,我们分配给孩子的任务不能太简单或完全不具挑战性。孩子喜欢完成“很难”的任务,这样他会有种逐渐长大成人的感觉。成年人可以忍受做一些愚蠢、机械的工作,因为他们被工作的结果所限制;孩子可不一样,他体会的是成就感――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那种对他来说是那么重要、那么出色、那么伟大的成就感。如果你家五岁的孩子可以收拾餐桌了,那么他同样可以做到点蜡烛或是摆放精致的餐碟。对大人来说,给孩子安排一个他感兴趣的活儿也许有些难,可是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分配到的任务太简单了,就很难培养出对待工作的热情、认真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培养在孩子幼年十分重要。那些常常享受到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的孩子,将比那些认为工作只是“我必须完成的事”的孩子,更能适应将来的学校生活。
3. 没必要让孩子遵守刻板的形式
如果孩子觉得大人认为他已经长大了、可以帮忙做事了,那么会感到非常自豪,尤其是在一些对他们而言很特殊的场合。如果所做的事情十分有趣,或者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他们会努力地去完成,即使很长时间,也不觉得厌倦。然而,如果孩子每天都做同样的事情,所有的孩子最终都会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应该让孩子参与不同的家务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不同的挑战和成就。在当今社会,人们若想很好地工作和生活,就得有一定的稳定性。一个人如果没有规律的工作习惯,那么即使他有很出色的能力,也很难立足。然而,家长过早地把这种形式强加给孩子,忽略了孩子还太小,没有做好准备的事实。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适当地安排家务活动,让孩子逐渐习惯并适应稳定的工作习惯。
4. 家务的“真实性”
孩子对环境的“真实性”十分敏感。如果家里有保姆,孩子常常不愿意做那些保姆曾经为他做过的或一直帮家里其他成员做的事。许多家长都认为孩子不应该这样,然而事实上每个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几乎都会有这种反应。那些希望孩子自立的家长对此没有任何办法。作为教育者,如果你向孩子传授的东西连你自己都没有体验过、经历过的话,那么,这种传授会毫无效率,甚至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结论
让孩子参与家务是培养他们责任感和自信心的重要途径。我们需要注意成人与孩子在道德观上的差别,并给予孩子适当的挑战,让他们感受到成就感。同时,我们也要避免让孩子遵守刻板的形式,让他们参与不同的家务活动,以保持他们的兴趣。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家务活动具有“真实性”,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自立能力。通过正确引导和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您可以在西柚教育搜索咨询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