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的秘诀

篇1:成功教育的秘诀

  总是看到后台有家长吐苦水,抱怨自己的孩子叛逆不听话,动不动就跟父母对抗,脾气暴躁,像个“刺猬”一样。

  古语道:其身正,有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做不到的事情,而要求孩子做到,孩子即使照做了,也是敷衍的,心里是不服气的,如果家长做到了,不用言语,孩子自然会照着做。

  其实孩子的行为就是父母的缩影,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家庭,贫穷与否只是判断孩子物质生活的一个方面,而真正对孩子内在心理健康有重大的影响的,还是在于家庭教育,在于家长自身的行为。

  美国人泰曼.约翰逊认为“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

  所以,做家长的,别老是觉得孩子这不好那不好,在抱怨孩子的时候,抽点时间反省下自己,孩子的那些问题行为跟失败的家庭教育脱不了干系。

篇2:成功教育的秘诀

    放寒假了,有不少家长跟我说起孩子成绩单的事情。张女士说:“孩子成绩在班级里一般,每次考完试的时候,我们都非常迫切地想知道他的成绩,可孩子却说:‘成绩单丢了,你们自己去问老师吧。’最后搞得我们只好去问老师。

”马女士说:“孩子一放寒假,我们就问他要成绩单,可他说成绩单被同学拿走了。这不明摆着说谎吗?丈夫一急,就打了孩子,现在搞得我们和孩子的关系非常僵,都没心情过年了。”

 

    像这样的事例还很多,孩子的这些行为,看似天真甚至有些可笑,但家长们应该想想,为什么孩子要这样做?孩子不喜欢把成绩单拿给家长看,大致有这样两个原因:一、害怕家长批评。二、孩子的自我意识比较强烈。

有孩子曾经对我说:“爸妈凭什么就一定要看我的成绩单呀?这是我的东西。”

 

    假如遇到这些情况,父母们又该怎样让孩子交出成绩单呢?据我多年观察,父母们经常有几种做法:1.说服孩子交出成绩单。父母以平和的语气和孩子交流,得到孩子信任和同意,查看孩子的成绩单。2. 强迫孩子交出成绩单。

父母以强硬的姿态甚至以打骂的方式迫使孩子交出成绩单,像案例中的马女士的丈夫。3. 偷偷搜查成绩单。父母趁孩子不在家的时候,翻看孩子的书包或抽屉。4. 父母直接向老师咨询孩子的成绩,像刚才张女士所说的情况。相对而言,第一种做法比较合情理,也能让孩子心服口服地交出成绩单。

 

    其实,父母们没必要这样和孩子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孩子成绩也不是父母的脸面。孩子上学后,不少父母自然地将孩子的成绩和他们的脸面联系起来。孩子成绩优秀,父母脸上贴金;孩子成绩不好,父母脸上无光。其实,这是观念问题,因为有这样的观念,所以孩子才不愿意交出成绩单。

 

    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信任自己,让孩子没有负担地说出自己的成绩,家长有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成绩也是孩子的一种自尊体现。不管是案例中张女士的孩子,还是其他的孩子,都很在意自己的成绩。哪怕再小的孩子,都应该值得父母尊重。

    2. 成绩单的确是孩子的隐私。父母查看孩子的成绩单,应当征得孩子的同意,而不能像案例中的马女士的丈夫那样用暴力的方式胁迫孩子交出成绩单。如果孩子不愿意将成绩告诉父母,那也没必要大惊小怪,更没必要为此而批评孩子。

3. 平时多和孩子交流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案例中的孩子不愿意告诉父母成绩,大都是因为怕家长批评甚至打骂,平时缺少平和的交流。亲子之间的交流不仅能拉近距离,产生信任和尊重,还能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很多时候,父母的一个慈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一次抚摸、一声大笑……都是和孩子的交流。父母和孩子交流多了,孩子自然会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父母。

4. 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少谈些孩子的缺点或不足。即便孩子学习退步了,也要看到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进步,更要帮助孩子寻找到不足的原因。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学习成绩退步,便大动干戈,非要折腾孩子不可,这都不是教育孩子的良策。

5. 多关注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孩子的心理健康比成绩更重要。医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父母过于看重孩子的成绩,势必给孩子造成压力,积压不良情绪。

尤其是当孩子的学习成绩得不到父母的认可,遭到父母的严厉批评或打击,很容易使孩子产生郁闷、孤独、痛苦等情绪,有些孩子从此将心灵封闭起来,甚至丧失掉学习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

因此,如果父母真正爱孩子,就应该放下孩子,让孩子拥有自己的天地,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多替孩子想想,而不是多替自己想想,让孩子远离恐惧,生活在自由和爱之中。

要想让孩子说出成绩并不难,难就难在父母能为孩子做出哪些改变,能否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篇3:成功教育的秘诀

  近来,一个家庭教育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让孩子快乐还是让孩子成功?

  成功派的观点是:人生就是要追求成功,没有成功谈不上快乐,为了成功,即使让孩子们先“痛苦”若干年也在所不惜。“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派乃“望子成龙”者。

  快乐派的观点是:人生就理当活得快乐,没有快乐的成功毫无意义,只要快乐,孩子没出息也无所谓。“我平庸,我快乐!”快乐派似乎是“望子成虫”者。

  双方观点尽管针锋相对,思维方式却是相同的:他们都把成功与快乐截然对立起来。其实快乐与成功的关系远没有这样简单。二者既是矛盾的双方,又是相容的双方,还是并列的双方。

  有的孩子既成功又快乐,失败不能令他们沮丧,烦恼也不会令他们沮丧,烦恼也不会妨碍他们继续追求成功,对这种孩子,既不必强调成功,也不必嘱咐他们去寻求快乐。

  有的孩子看来很成功,但是快乐的源泉过于狭小,完全寄托于高分,一旦考不好,他们就有可能崩溃,对这种孩子,就不能过于强化狭隘的成功意识。

  有的孩子潜力本来很大,但浑浑噩噩过日子,这时候适当强化他的成功意识,或许能使他活得更充实,也更快乐。

  有的孩子每天无忧无虑,学习也尽了力,但能力如此,这时父母若拼命逼他“成功”,则有可能使他既失去快乐,又失去他本来可能获得的那种成功,终成一个心灰意懒的失败者。

  有的孩子能力有限,但心高气盛,拼命想争高分,精神表面亢奋,实际疲惫而焦虑,这种孩子万不可再强化成功意识,否则很危险。

  有的孩子饮食终日无所用心,脑子够使,不往正事上用,他们看起来似乎很快乐,其

  实只拥有最肤浅的感官刺激,这种孩子,既不懂成功,也不懂快乐,两样都要补课。

  有的孩子只有成功才能快乐,有的孩子成功不成功都可以快乐。

  有的孩子只有快乐才能成功,有的孩子皱着眉头也能得到成功。孩子什么样的都有,想按一个或几个公式来塑造孩子,极不明智。

  父母有权“望子成龙”,也有权“助子成龙”,但是没有权利“逼子成龙”,没有权利把“成龙”作为孩子的惟一选择。同样,父母也不可以把“平庸”作为孩子的惟一选择。快乐派的父母实际是在对孩子说:“你快乐,则我成功。”而成功派的父母实际是在对孩子说:“你成功,则我快乐。”我认为,无论快乐还是成功,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父母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成功观、快乐观、幸福观强加在孩子头上。

  父母无权包办孩子的未来生活方式。作为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父母,应该学会科技含量更高的教育方式——尊重,交流,引导,指导。这很难,需要动脑筋,需要学习,但是如果不走这条路,成功派和快乐派父母将发现,成功和快乐都在离他们而去,迎面而来的则多半是失望、焦虑和苦恼。头脑“古代”的父母,教育现代的孩子,结果大抵如此。

篇4:成功教育的秘诀

  “家庭就是一个让我们从小酝酿牵挂的地方。家庭的行为方式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

  “所有时间中,最重要的就是当下;所有权利中,最重要的就是成长。”

  时值暑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与本报记者论“家教”、谈成长,说事说理,生动活泼。征得于丹教授同意,记者将谈话内容整理成文,独家发表于《解放周末》,以飨读者。

  我们现在的孩子,远离了“分享”这个词

  以前人们夸一个孩子,经常说“家教好”,现在这个评价用得越来越少了。家长们说得更多的是孩子“奥数拿过冠军”、“外语口语是多少等级”。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社会人格的成功标准,却渐渐忽略了自然人格的流露。

  可我依然很喜欢“家教”这个词,因为它是一种耳濡目染,是一种长期的人格养成。对中国人而言,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基地。孔子提出一个人的学习要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入则孝,出则悌”,就是讲家庭教育;第二阶段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说的是社会教育;第三阶段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说你前两个阶段都完成了的话,就可以去学习文献知识了。我们现在是反过来了,在学校接受了很多年教育之后再去接受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呢?往往被我们牺牲掉了。

  传统中国人接受的是一种农耕文明的土地教育。孩子春天撒着欢儿地玩耍,夏天在河沟里游泳,秋天掰玉米、摘土豆回来烤了吃,冬天换上新棉袄放鞭炮、贴春联、过大年。四季的循环,在农耕文明里清晰展现。因为崇尚多子多福,每家每户都是大的拉扯着小的。一个馒头热气腾腾地出锅时,可能要掰成四块,每个孩子吃一块。这就叫分享。

  我们现在的孩子,远离了“分享”这个词。家里的水果,都是爷爷奶奶剥好了、切成块、用叉子喂到孩子小嘴里,说:“多吃两块,你还得练琴去呢!”从一人捧着一块馒头在阳光下玩耍,到现在的锦衣玉食、叉子叉在水果上送到嘴边,我们究竟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进步有它的社会标准,但进步也有它的心灵标准。有时候我们只欣喜于得到的东西,却忽略了付出的是什么。今天,我们可能得到的是更多的知识,但付出的却往往是一个孩子快乐的能力。

  拿我自己和我的孩子来说,我们童年的游戏方式就有着天壤之别。我小时候是上世纪代,在北京的胡同里,女孩流行玩砍沙包和跳皮筋。橡皮筋一角钱可以买一大把,然后我们一根一根地把它们套起来,连成一根皮筋,从脚踝到腿弯到大腿到腰间到肩膀,可以一直跳到“大举”。那时穷有穷的玩法,而且我们的玩法很公平,哪一方输了绝对不允许耍赖,谁跳坏了谁就得下来撑皮筋。这是一种游戏规则。

  现在,我们小区里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滑板车、一副轮滑鞋,孩子们滑到面前,彼此打个招呼又散开了。他们拥有的空间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但是他们已经失去了一个群体游戏的环境。滑板车和轮滑鞋给了他们一种自由奔跑的速度,却缺少了大家都必须服从的规则。为什么现在的小孩子长大了容易耍赖?因为他们小时候处于规则之中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我们跳皮筋、砍沙包都是和同龄人一起,你要是耍赖,人家就不和你一块儿玩了。所以我们会自己解决规则认同的问题。再来看我们的孩子,他们也是好孩子、乖孩子,但他们在玩的时候就缺失了这种规则的协商和认同。当所有的孩子都踩着滑板车在速度中独往独来时,他们怎么能懂得牺牲和谦让?

  家教是一种伦理的认同,也是一种规则的认同。家庭教育是让孩子从小就找到一种生命的自觉,一种建立在服从基础上的自觉。这种服从是伦理的服从,规则的服从,个人对集体的服从。为什么很多考上大学的高材生,却总是磕磕碰碰、与人有那么多冲突呢?到了念大学时你再告诉他们什么叫作“规则”,已经晚了。

  家庭教育输出的终端产品,是“态度”

  我们都懂得“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我们的观念和行为往往很混乱。一方面我们教孩子要尊重老人,另一方面老人却在伺候孩子;一方面我们告诉孩子要尊重他人、服从规则,另一方面,在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依然唯我独尊;我们嘴上告诉孩子要艰苦朴素,但在行为方式上,还在给孩子买很多奢侈品。

  “言传不如身教”,相对于行为的强大,思想和语言往往是苍白的。我的女儿也是独生女,她两岁时,我们就告诉她,姥姥有糖尿病,每顿饭前都要吃药。所以她养成了习惯,每次吃饭前刚拿到筷子,她就说:“姥姥,吃药!”她会明白她对姥姥是有责任的,有了责任会觉得很光荣。我们以前带她出去玩时,她都会带一个布娃娃,说那是她“妹妹”。但是到了4岁,出去玩她就不带她的“妹妹”了。我们问她为什么,她说:“我要腾出手来扶我姥姥啊!”

  今年春节我带她去丽江玩,女儿第一次去养鸡场捡鸡蛋,感觉特别新鲜。回来后她一手握着一只鸡蛋,吃饭时也攥着不放。我们都笑她,“你那鸡蛋都快孵出小鸡来了。”在机场过安检的时候,她也舍不得放下。就这样,两只鸡蛋颠沛流离地跟着她回了家,一进门还没来得及换鞋,她就扑到姥姥怀里说:“姥姥,我给你带回来两只鸡蛋!”那一刻我心里挺惭愧的,因为我顶多想到给我妈妈买些土特产,但没想过不花钱还能给她带回来什么。那时我就在想,孩子做了什么事情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心中有没有牵挂。

  一个从小懂得牵挂别人的人,长大了才可能被别人牵挂。家庭就是一个让我们从小酝酿牵挂的地方。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家庭的行为方式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今天的我们常感到人越来越像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标准产品,越来越失去了属于每个家庭的烙印。“烙印”这个词的英文是“brand”,它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品牌”。企业要有品牌,其实人也需要有品牌。人的品牌不是指你拥有几亿资产,拿到了多么高的学位,或是有多么显赫的地位,而是我们带着什么样的家族烙印融入社会,我们用一种什么样的个人印记去对抗过于规范化的“流水线”。

  家庭教育输出的终端产品,是“态度”。我女儿4岁时,在手工课上做了一个花篮。有一天她“哐当”一声把花篮摔了,花篮的一个角摔出了一个三角口子,她“哇”地哭了。我说:“我们试试,看看能不能让花篮比没摔破时更漂亮!”我们又是剪又是贴,她还用彩笔画上颜色,最后,我们做出来一个非常漂亮的花篮。她和我说,“妈妈我懂了,哭是没用的。”我听了很欣慰。让我郁闷的是,后来家里每逢打坏什么东西,她都特别高兴,说:“我们试试,看能不能让它比没坏的时候更好看!”

  当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再做成比它没坏的时候更好,我们的底线只能是不让它更坏。这是一种生命的修复能力。一个人一辈子会遇上什么事情,我们无法左右,但是修复生命的能力,却在我们自己的掌握之中。

篇5:成功教育的秘诀

  你希望孩子成功吗?你的回答一定是:这还用说吗?当然希望。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不是我们给幼年的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能否帮助孩子培养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质。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俞敏洪的这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父母的心平气和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养分

  我们往往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但我觉得这是不可比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就像一棵独立的树,全世界每棵树长成一样的时候,这个世界的光辉就没有了。

  家庭教育既难,又不难。前两天我读到一篇文章,父母的心平气和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养分。父母如果随着自己的情绪好坏来教育孩子的话,那么这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无所依从,他搞不清楚到底想要什么,也搞不清自己怎样去迎合父母的脾气。如果我们的父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任何时候都能充满理性地跟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话,那么孩子一定可以养成心平气和的情绪,这样氛围当中生长起来的孩子就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困难、挫折、失败等等。

  说到规矩,好像孩子都遵守规矩,一个规矩只要放在那儿不变,孩子就会一直遵循下去。我从上小学的第一天开始,母亲对我有一个要求:每天早上起来必须把被子叠好,扫完地才能去上学,一直到18岁上大学都没有改变。我到大学也一直扫地,这带来一个好处———大家认为我比较喜欢为同学服务,都认为我是一个不错的人,最后都愿意与我共事。

  说到家庭教育有几个要素,第一个要素,孩子生长的环境要素。我在很多家庭教育讲座问过一个问题:请问多少家庭家里是有书架的?第二个问题:书架上面放满五百本书的有多少?第三个问题:有多少家长有晚上睡觉以前看半小时到一小时书的习惯?我做过很多家庭调查,喜欢读书的孩子,将来克服挫折的能力强很多,他会把从书中得到的知识变成自己内心的思想,当然,书呆子型的读书除外。

  有人问读故事和看电影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反复研究的结果表明,如果说给孩子讲故事、包括孩子自己读故事,对孩子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强化会比只看动画片的孩子好很多。我想告诉家长,这个过程其实是两个要素,第一个要素通过锻炼孩子的读书习惯,让孩子一辈子喜欢读书。第二,锻炼孩子的某种能力,而这个能力对他的一生来说都非常重要。

  我在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只给我买书,不买别的东西。母亲要营造一个读书氛围,于是我喜欢上读书。父母种下的种子会在孩子身上生根发芽。孩子在什么样的氛围当中长大,他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这是非常关键的。

  家长给的时间多少,决定孩子对家的感觉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研: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电脑和小狗放在船上,船承载不起,要扔掉三件东西。调查结果是:妈妈百分之百被留下来——可见妈妈跟孩子接触的时间非常多,再接下来有爷爷、奶奶,或许还有电脑和狗,唯独爸爸最少。

  事实上,孩子是父母两个人教育的结果,靠母亲一个人是完不成这件事情的。我们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其实有意无意中已经通过自己的行为传输我们的人生价值,孩子对父母一定是有样学样。我们很难发现一个斤斤计较的家庭里面能够走出胸怀博大的孩子,我们很难在一个庸俗的家庭里面发现一个孩子有着高雅和清纯。

  我们总说为孩子花有质量的时间。有质量的时间概念是什么?我们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对他们进行心情教育、性情教育,塑造他们健康快乐的个性、积极向上的态度、宽阔的胸怀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怎么样让孩子在这种教育中长大?我一直认为比知识教育要重要很多。如果把孩子的人格、个性、态度、精神、习惯、心理、能力、处世、技能培养好,即使在班里是最后一名我也不认为这个孩子会没出息。我们大学毕业不就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吗?但是找到好工作并不是完成人生的全部,有了终身可以依赖的技能才是比较完善的人。

  我曾经到日本考察过他们的教育。一年级的小孩自己背着书包,家长在后面跟着,绝对不给孩子拿任何东西,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更加有意思的是,我跟幼儿园的老师聊天,他们幼儿园给孩子洗冷水澡,锻炼孩子的身体健康能力。我问:洗凉水澡孩子感冒了怎么办?家长不会骂你们吗?不会,家长把洗澡感冒的孩子领走,说一句:“对不起是我没有把孩子培养好,回去继续培养直到洗冷水澡不感冒再来。”对于怎么培养孩子,我们还需要去思考。

  决定孩子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学了多少知识,而是能否培养品格

  在美国曾经有一个调查: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不是我们给幼年的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能否帮助孩子培养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这些将影响其一生。拥有坚毅品格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

  坚毅怎么培养?我想到挫折教育。对于挫折教育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父母想的是,打骂得越多孩子越皮实。很多有出息的孩子都是被打骂出来的,我小时候被打骂现在一点点心理障碍都没有。因为农村孩子家家户户都打孩子,扯平了。语言也好,行动也好是不是给孩子造成心理障碍和心理伤害,如果没有的话那就没事。

  定规矩有时候也是一样,规矩的严厉性跟规矩的合理性是必须要考虑进去。我儿子3岁左右的时候用餐巾纸擦完鼻子往地上扔,我回家看完让他捡起来,他还故意再扔一张纸。我也没打他,冬天给他棉袄一披关到门外去,孩子在门外害怕,过了五分钟敲门了。我说你干什么?回来捡纸。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面去,从此以后不再往地上扔任何东西,这种严厉对他没造成伤害。

  我们很多孩子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也不愿意参加团队合作,他怕在团队当中被人比下去。家长需要告诉孩子:你自己不要跟别人比,只要在这个活动中感到快乐就可以了,孩子从小养成凡事都要比较的心态,比到最后心里就会失衡。

  我时常带儿子去爬山,1700米、1800米一天爬上去,徒步30公里,走不动也得走,培养他的毅力,这跟学习没关系。我也培养他的创新能力,他对3D打印机感兴趣我就给他买。诚信、诚实、负责、友好、善良……这些是我教育孩子的核心词。把握这些东西以后,其它东西都是生出来的树叶,树根在树枝在,成绩怎么样、上什么大学都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这是我的教育观。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持续不断的正确努力,中国有50%的家长在竭尽全力爱孩子的同时,也在把孩子毁掉。

篇6:成功教育的秘诀

  第一招把孩子的时间变成硬性任务教育孩子,情感至上。

  因为在关爱面前,金钱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安德鲁。卡内基(美国“钢铁大王”)

  第二招满足孩子的精神需要

  孩子从小到大,一直没有受到特殊待遇,我很少给他特别的感觉。孩子懂得父母的辛苦,懂得行善的重要性,这是我最宽慰的。刘永行(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

  第三招尊重孩子的意愿

  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王锡良(上海立易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第四招对孩子,亮出你的赞美功

  赞美是孩子成长的精神维生素。郭中平(正向教育机构创办人)

  第五招赞美需要具体多样

  让孩子在肯定中长大。徐亚芬(浙江万里教育集团董事长)

  第六招不要强“子”所难

  不以“是否听话”作为衡量孩子的标准。黄鸣(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

  第七招多往孩子的好处想

  要相信孩子,多鼓励孩子。傅法同(上海童威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

  第八招按照孩子的步伐前进

  孩子应当有自己的生活选择。郭凡生(慧聪集团董事长)

  第九招让你对孩子的爱无处不在

  打没有用,让他一辈子都要记得,这是最重要的。辜仲谅(中信金控总经理)

  第十招多向孩子请教

  我把孩子当老师。庄修齐(心灵海国际教育集体营运长)

  第十一招信守对孩子的承诺

  教育孩子,诚信为本。冯志铭(山西光彩惠民机电机工学校董事长)

  第十二招设身处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平等对待孩子,将心比心对待孩子。黄鸣(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

  第十三招设发激发、加固孩子的梦想

  要告诉孩子:有梦就想就会实现!易发久(影响力教育培训集团总裁)

  第十四招指导孩子制定有效目标

  没有孩子愿意偷懒,只不过他们欠缺诱人的目标。安东尼罗宾(美国安东尼罗宾机构总裁)

  第十五招指导孩子定奖罚制度

  对孩子的管束不是天天去管,关键是了解他的思维过程。杨卓舒(卓达集团总裁)

  第十六招让孩子成为责任者

  生活简单,责任感要强。徐传化(传化集团董事局主席)

  第十七招让孩子知道钱来之不易

  让子孙后代牢记:把你所有的钱当作“辛苦钱”。约翰。洛克菲勒(洛克菲勒财团创始人)

  第十八招家庭成功激励会

  我比较欣赏美国的教育方式—重视对人的素质教育。荣海(西安海星集团总裁)

  第十九招变你不能为你能

  别光会挑毛病,要能寻求改进之道。亨利。福特(美国福特汽车创办人)

  第二十招记录孩子的点滴成功

  成功滋生成功。安东尼罗宾(美国安东尼罗宾机构总裁)

 

篇7:成功教育的秘诀

  许多父母来信咨询,自己的孩子在某个学科上不擅长或缺乏兴趣,为了孩子的成长,他们也给孩子想过各种方法,参加各种培训班,给孩子物质奖励,聘请家教等,结果却都不怎么理想。其实这些父母的教育行为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让孩子喜欢上某个学科关键是要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

  《羊城晚报》在2月16日就有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爷爷如何通过成语接龙的游戏,来激发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事情。这个孩子叫成成,进入四年级之后,语文成绩一直不理想,对语文的学习也缺乏兴趣。于是,成成的爷爷先是收集那些浅显易懂的古诗词,打印出来贴在墙上,让孙子耳濡目染。到了周末,全家就开始了成语接龙的游戏,如果成成能够接十首以上古诗就奖励外出野炊一次,这是成成最喜欢的活动,而如果接龙失败,成成则需要打扫自己的房间。

  这方法果然见效,游戏的竞争性激起了成成的好胜心,而最喜欢的奖励也让成成对古诗词的学习更加有动力。现在成成的古诗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量了,比奶奶刚说句“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成成那边便接出了“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成成从而拥有了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

  成成语文学习的成功,在于他的爷爷寓教于乐,从激发孩子本身的兴趣出发,找到了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父母坚持两个原则:

  首先,父母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就是父母要明白孩子自身的气质特点,这与孩子的学习问题息息相关,比如同样是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孩子是因为活泼外向,做事缺乏耐心,粗心马虎所致,有些孩子则是因为内向敏感,容易被外在的环境变化和别人的评价所影响。父母只有在了解孩子个性的基础上,才能找到适应孩子的教育方法。比如对于做事粗心的孩子需要养成踏实谨慎认真检查的习惯,而对于内心敏感的孩子,则需要培养其自信心和安全感,让其能够专注做自己的事情,避免被外界干扰。

  其次,父母们需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比如小学三四年级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与一二年级就开始有所不同,孩子到了小学三四年级,逻辑思维开始发展,正在完成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转变,他们所学的知识开始变得抽象,内心对所学习知识的感受也开始变得模糊。父母这时就需要关注孩子的变化,并给予一些指导,比如引导孩子在学习较为抽象的知识时,结合现实生活中例子进行运用,便于他加深理解。

  事实上,无论是了解孩子,还是尊重孩子,根本上都是从孩子自身的特点出发,寻找到孩子适合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父母避免对孩子的主观判断,更要避免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强加于孩子,强迫或规定孩子走不适合他们的道路。

篇8:成功教育的秘诀

  1、把孩子的时间变成硬性任务

  教育孩子,情感至上。因为在关爱面前,金钱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安德鲁.卡内基(美国“钢铁大王”)

  2、满足孩子的精神需要

  孩子从小到大,一直没有受到特殊待遇,我很少给他特别的感觉。孩子懂得父母的辛苦,懂得行善的重要性,这是我最宽慰的。刘永行(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

  3、家庭成功激励会

  我比较欣赏美国的教育方式—重视对人的素质教育。荣海(西安海星集团总裁)

  4、尊重孩子的意愿

  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王锡良(上海立易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5、设发激发、加固孩子的梦想

  要告诉孩子:有梦就想就会实现!易发久(影响力教育培训集团总裁)

  6、对孩子,亮出你的赞美功

  赞美是孩子成长的精神维生素。郭中平(正向教育机构创办人)

  7、设身处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平等对待孩子,将心比心对待孩子。黄鸣(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

  8、指导孩子制定有效目标

  没有孩子愿意偷懒,只不过他们欠缺诱人的目标。安东尼罗宾(美国安东尼罗宾机构总裁)

  9、指导孩子定奖罚制度

  对孩子的管束不是天天去管,关键是了解他的思维过程。杨卓舒(卓达集团总裁)

  10、让你对孩子的爱无处不在

  打没有用,让他一辈子都要记得,这是最重要的。辜仲谅(中信金控总经理)

  11、不要强“ 子 ”所难

  不以“是否听话”作为衡量孩子的标准。黄鸣(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

  12、让孩子成为责任者

  生活简单,责任感要强。徐传化(传化集团董事局主席)

  13、多向孩子请教

  我把孩子当老师。庄修齐(心灵海国际教育集体营运长)

  14、记录孩子的点滴成功

  成功滋生成功。安东尼罗宾(美国安东尼罗宾机构总裁)

  15、赞美需要具体多样

  让孩子在肯定中长大。(励志一生)徐亚芬(浙江万里教育集团董事长)

  16、让孩子知道钱来之不易

  让子孙后代牢记:把你所有的钱当作“辛苦钱“。约翰.洛克菲勒(洛克菲勒财团创始人)

  17、变你不能为你能

  别光会挑毛病,要能寻求改进之道。亨利.福特(美国福特汽车创办人)

  18、按照孩子的步伐前进

  孩子应当有自己的生活选择。郭凡生(慧聪集团董事长)

  19、多往孩子的好处想

  要相信孩子,多鼓励孩子。傅法同(上海童威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

  20、信守对孩子的承诺

  教育孩子,诚信为本。冯志铭( 山西光彩惠民机电机工学校董事长)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您可以在西柚教育搜索咨询相关信息。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