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女子学院北京录取分数线及招生人数 附2022-2020最低位次排名
一、中华女子学院北京高考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1、2022年北京高考综合(物)类考生上中华女子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0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5595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人;
2、2022年北京高考综合(不限)类考生上中华女子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0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4275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1人;
3、2021年北京高考综合(物)类考生上中华女子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8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6556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人;
4、2021年北京高考综合(不限)类考生上中华女子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9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4338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3人;
5、2020年北京高考综合(物)类考生上中华女子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0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6497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人;
二、中华女子学院在北京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中华女子学院在北京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类型 | 选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招生人数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北京 | 2022 | 综合 | 物 | 本科 | 2 | 501 | 25595 | 中华妇女联合会 |
北京 | 2022 | 综合 | 不限 | 本科 | 21 | 508 | 24275 | 中华妇女联合会 |
2、2021年中华女子学院在北京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类型 | 选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招生人数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北京 | 2021 | 综合 | 物 | 本科 | 2 | 485 | 26556 | 中华妇女联合会 |
北京 | 2021 | 综合 | 不限 | 本科 | 13 | 499 | 24338 | 中华妇女联合会 |
3、2020年中华女子学院在北京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类型 | 选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招生人数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北京 | 2020 | 综合 | 物 | 本科 | 2 | 505 | 26497 | 中华妇女联合会 |
北京 | 2020 | 综合 | 不限 | 本科 | 12 | 510 | 25585 | 中华妇女联合会 |
中华女子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数线(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样) |
中华女子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分数线(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样) |
天津外国语大学和中华女子学院哪个好 2024分数线排名对比 |
浙江师范大学和中华女子学院哪个好 2024分数线排名对比 |
中华女子学院和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哪个好 2024分数线排名对比 |
中华女子学院甘肃录取分数线及招生人数 附2022-2020最低位次排名 |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录取分数线及招生人数 附2022-2020最低位次排名 |
天津财经大学和中华女子学院哪个好 2024分数线排名对比 |
中华女子学院和南昌医学院哪个好 2024分数线排名对比 |
南京晓庄学院和中华女子学院哪个好 2024分数线排名对比 |
中华女子学院在黑龙江预估录取分数线2024年多少分 |
中华女子学院在甘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4最低位次排名 |
三、中华女子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中华女子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全国妇联所属、教育部批准备案的全国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本科女子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1949年由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革命前辈创办的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1995年,学校迁址并启用现校名。1996年,学校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2002年,学校由成人高校转制为普通高校。2019年,学校正式加挂“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牌子,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学校现有教职工477人、全日制在校生5248人。设有社会工作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艺术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女性学系、金融系、外语系、计算机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体育部等教学院系部。设有1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24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工学7个学科门类。学前教育、法学2个专业为北京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社会工作、学前教育、女性学3个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和女性学2个专业是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目前正在根据妇联改革要求对机构设置和学科专业进行调整、优化。学校坚持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路线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始终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行、与世界妇女进步事业发展同向。学校历经多次跨越发展,确立了办学定位:着力强化妇联干部、妇女干部培训主责,建好建强妇联干部培训基地;着力打造优势学科,成为培养服务社会、家庭和妇女群众的人才摇篮;着力在国际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教育事业中彰显,成为中国妇女民间对外交流交往的重要窗口;着力发挥妇女研究智库作用,成为妇女理论和家庭建设研究基地。学校自建校始一直承担妇联干部、妇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25年来共培训各级各类妇联干部、妇女干部377期2万多人次。2019年以挂牌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为新的起点,聚焦培训妇联干部、妇女干部主责主业,强化妇女干部培训职能,全面承担妇联、妇女干部培训工作。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四自”精神、公益意识、国际视野和知性高雅的应用型女性人才。拥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学校教师深度参与妇女儿童家庭相关法律、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妇女/性别研究形成优势和特色。学校设有全国第一个设立的女性学专业、联合国副秘书长任荣誉教授的全球女性发展研究院、全国唯一的中国女性图书馆及家庭建设研究院。学校是商务部发展中国家妇女人才短期培训项目和硕士学历学位项目实施单位、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实施单位,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联合教席单位、中外女校校长论坛发起单位、世界女子教育联盟成员、中国女子高等院校联盟理事长单位。着眼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环境美校”的治校方略,以全面落实培训妇联干部、妇女干部的主责主业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统领,深化综合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办学特色,在党的妇女培训与教育事业的征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教职工和全日制在校生的统计结果截止到2020年9月18日。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或相关政策,您可以在西柚教育搜索咨询相关信息。